扬州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电线电缆生产厂家
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
电线电缆产品分类
1、裸电线及裸导体制品
本类产品的主要特征是:纯的导体金属,无绝缘及护套层,如钢芯铝绞线、铜铝汇流排、电力机车线等;加工工艺主要是压力加工,如熔炼、压延、拉制、绞合/紧压绞合等;产品主要用在城郊、农村、用户主线、开关柜等。
本类产品主要特征是:在导体外挤(绕)包绝缘层,如架空绝缘电缆,或几芯绞合(对应电力系统的相线、零线和地线),如二芯以上架空绝缘电缆,或再增加护套层,如塑料/橡套电线电缆。主要的工艺技术有拉制、绞合、绝缘挤出(绕包)、成缆、铠装、护层挤出等,各种产品的不同工序组合有一定区别。
产品主要用在发、配、输、变、供电线路中的强电电能传输,通过的电流大(几十安至几千安)、电压高(220V至500kV及以上)。
3、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
该类产品主要特征是:品种规格繁多,应用范围广泛,使用电压在1kV及以下较多,面对特殊场合不断衍生新的产品,如耐火线缆、阻燃线缆、低烟无卤/低烟低卤线缆、防白蚁、防老鼠线缆、耐油/耐寒/耐温/耐磨线缆、医用/农用/矿用线缆、薄壁电线等。
4、通讯电缆及光纤
随着通讯行业
的飞速发展,从过去的简单的电话电报线缆发展到几千对的话缆、同轴缆、光缆、数据电缆,甚至组合通讯缆等。
该类产品结构尺寸通常较小而均匀,制造精度要求高。
6.电线电缆的衍生/新产品
电线电缆的衍生/新产品主要是因应用场合、应用要求不同及装备的方便性和降低装备成本等的要求,而采用新材料、特殊材料、或改变产品结构、或提高工艺要求、或将不同品种的产品进行组合而产生。
采用不同材料如阻燃线缆、低烟无卤/低烟低卤线缆、防白蚁、防老鼠线缆、耐油/耐寒/耐温线缆等;
改变产品结构如:耐火电缆等;
提高工艺要求如:医用线缆等;
组合产品如:OPGW等;
方便安装和降低装备成本如:预制分支电缆等。
电线电缆行业
电线电缆行业虽然只是一个配套行业,却占据着中国
电工行业1/4的产值。它产品种类众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到电力、建筑、通信、制造等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密切相关。电线电缆还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动脉”与“神经”,是输送电能、传递信息和制造各种电机、仪器、仪表,实现电磁能量转换所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器材,是未来电气化、信息化社会中必要的基础产品。
电线电缆行业是中国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行业,产品品种满足率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过90%。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电线电缆总产值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大电线电缆生产国。伴随着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高速发展,新增企业数量不断上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2007年1-11月,中国电线电缆制造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476,742,526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4.64%;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457,503,436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3.70%;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8,808,301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2.31%。
2008年1-5月,中国电线电缆制造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241,435,450,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6.47%;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227,131,384,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6.26%;实现累计利润总额8,519,637,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6.55%。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为线缆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市场强烈的诱惑力,使得世界都把目光聚焦于中国市场,在改革开放短短的几十年,中国线缆制造业所形成的庞大生产能力让世界刮目相看。随着中国
电力工业、数据通信业、城市轨道交通业、汽车业以及造船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未来电线电缆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电力电缆的成本计算公式
YJV铜芯电力电缆系列价格公式如下:铜的重量X铜价计算:丝经÷2=1.25X1.25X3.14=平方数X丝的根数X0.89X当时铜价+10%的加工费。
平方X1.83=铜的重量X当时的铜价+橡胶的价格(重量X0.4元/斤)=成本价格+10%的加工费
电缆的价格=制造材料成本+固定费用+税收+业务费+利润
制造材料成本=材料成本*(1+材料消耗)(材料成本即为理论计算出来的值)
固定费用根据各个公司的情况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生产工资、管理工资、水电费、修理费、折旧费、房租费、运输费用
-
开放分类:
-
电线电缆制造流程概述
电线电缆的制造与大多数机电产品的生产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机电产品通常采用将另件装配成部件、多个部件再装配成单台产品,产品以台数或件数计量。电线电缆是以长度为基本计量单位。所有电线电缆都是从导体加工开始,在导体的外围一层一层地加上绝缘、屏蔽、、成缆、护层等而制成电线电缆产品。产品结构越复杂,叠加的层次就越多。
一、电线电缆产品制造的工艺特性:
1.大长度连续叠加组合生产方式
大长度连续叠加组合生产方式,对电线电缆生产的影响是全局性和控制性的,这涉及和影响到:
(1)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置
生产车间的各种设备必须按产品要求的工艺流程合理排放,使各阶段的半成品,顺次流转。设备配置要考虑生产效率不同而进行生产能力的平衡,有的设备可能必须配置两台或多台,才能使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得以平衡。从而设备的合理选配组合和生产场地的布置,必须根据产品和生产量来平衡综合考虑。
(2)生产组织管理
生产组织管理必须科学合理、周密准确、严格细致,操作者必须一丝不苟地按工艺要求执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工艺流程的通畅,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交货。特别是多芯电缆,某一个线对或基本单元长度短了,或者质量出现问题,则整根电缆就会长度不够,造成报废。反之,如果某个单元长度过长,则必须锯去造成浪费。
(3)质量管理
大长度连续叠加组合的生产方式,使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瞬时发生一点问题,就会影响整根电缆质量。质量缺陷越是发生在内层,而且没有及时发现终止生产,那么造成的损失就越大。因为电线电缆的生产不同于组装式的产品,可以拆开重装及更换另件;电线电缆的任一部件或工艺过程的质量问题,对这根电缆几乎是无法挽回和弥补的。事后的处理都是十分消极的,不是锯短就是降级处理,要么报废整条电缆。它无法拆开重装。
电线电缆的质量管理,必须贯串整个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检查部门要对整个生产过程巡回检查、操作人自检、上下工序互检,这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和手段。
2.生产工艺门类多、物料流量大
电线电缆制造涉及的工艺门类广泛,从有色金属的熔炼和压力加工,到塑料、橡胶、油漆等化工技术;纤维材料的绕包、编织等的纺织技术,到金属材料的绕包及金属带材的纵包、焊接的金属成形加工工艺等等。
电线电缆制造所用的各种材料,不但类别、品种、规格多,而且数量大。因此,各种材料的用量、备用量、批料周期与批量必须核定。同时,对废品的分解处理、回收,重复利用及废料处理,作为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做好材料定额管理、重视节约工作。
电线电缆生产中,从原材料及各种辅助材料的进出、存储,各工序半成品的流转到产品的存放、出厂,物料流量大,必须合理布局、动态管理。
3.专用设备多
电线电缆制造使用具有本行业工艺特点的专用生产设备,以适应线缆产品的结构、性能要求,满足大长度连续并尽可能高速生产的要求,从而形成了线缆制造的专用设备系列。如挤塑机系列、拉线机系列、绞线机系列、绕包机系列等。
电线电缆的制造工艺和专用设备的发展密切相关,互相促进。新工艺要求,促进新专用设备的产生和发展;反过来,新专用设备的开发,又提高促进了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如拉丝、退火、挤出串联线;物理发泡生产线等专用设备,促进了电线电缆制造工艺的发展和提高,提高了电缆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电线电缆的主要工艺
电线电缆是通过:拉制、绞制、包覆三种工艺来制作完成的,型号规格越复杂,重复性越高。
1.拉制
在金属压力加工中.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强行通过模具(压轮),金属横截面积被压缩,并获得所要求的横截面积形状和尺寸的技术加工方法称为金属拉制。
拉制工艺分:单丝拉制和绞制拉制。
2.绞制
为了提高电线电缆的柔软度、整体度,让2根以上的单线,按着规定的方向交织在一起称为绞制。
绞制工艺分:导体绞制、成缆、编织、钢丝装铠和缠绕。
3.包覆
根据对电线电缆不同的性能要求,采用专用的设备在导体的外面包覆不同的材料。包覆工艺分:
A.挤包:橡胶、塑料、铅、铝等材料。
B.纵包:橡皮、皱纹铝带材料。
C.绕包:带状的纸带、云母带、无碱玻璃纤维带、无纺布、塑料带等,线状的棉纱、丝等纤维材料。
D. 浸涂:绝缘漆、沥青等
三、塑料电线电缆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
1.铜、铝单丝拉制
电线电缆常用的铜、铝杆材,在常温下,利用拉丝机通过一道或数道拉伸模具的模孔,使其截面减小、长度增加、强度提高。拉丝是各电线电缆公司的首道工序,拉丝的主要工艺参数是配模技术。
2.单丝退火
铜、铝单丝在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下,以再结晶的方式来提高单丝的韧性、降低单丝的强度,以符合电线电缆对导电线芯的要求。退火工序关键是杜绝铜丝的氧化.
3.导体的绞制
为了提高电线电缆的柔软度,以便于敷设安装,导电线芯采取多根单丝绞合而成。从导电线芯的绞合形式上,可分为规则绞合和非规则绞合。非规则绞合又分为束绞、同心复绞、特殊绞合等。
为了减少导线的占用面积、缩小电缆的几何尺寸,在绞合导体的同时采用紧压形式,使普通圆形变异为半圆、扇形、瓦形和紧压的圆形。此种导体主要应用在电力电缆上。
4.绝缘挤出
塑料电线电缆主要采用挤包实心型绝缘层,塑料绝缘挤出的主要技术要求:
4.1.偏心度:挤出的绝缘厚度的偏差值是体现挤出工艺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多数的产品结构尺寸及其偏差值在标准中均有明确的规定。
4.2.光滑度:挤出的绝缘层表面要求光滑,不得出现表面粗糙、烧焦、杂质的不良质量问题
4.3.致密度:挤出绝缘层的横断面要致密结实、不准有肉眼可见的针孔,杜绝有气泡的存在。
5.成缆
对于多芯的电缆为了保证成型度、减小电缆的外形,一般都需要将其绞合为圆形。绞合的机理与导体绞制相仿,由于绞制节径较大,大多采用无退扭方式。成缆的技术要求:一是杜绝异型绝缘线芯翻身而导致电缆的扭弯;二是防止绝缘层被划伤。
大部分电缆在成缆的同时伴随另外两个工序的完成:一个是填充,保证成缆后电缆的圆整和稳定;一个是绑扎,保证缆芯不松散。
6.内护层
为了保护绝缘线芯不被铠装所疙伤,需要对绝缘层进行适当的保护,内护层分:挤包内护层(隔离套)和绕包内护层(垫层)。绕包垫层代替绑扎带与成缆工序同步进行。
7.装铠
敷设在地下电缆,工作中可能承受一定的正压力作用,可选择内钢带铠装结构。电缆敷设在既有正压力作用又有拉力作用的场合(如水中、垂直竖井或落差较大的土壤中),应选用具有内钢丝铠装的结构型。
8.外护套
外护套是保护电线电缆的绝缘层防止环境因素侵蚀的结构部分。外护套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电线电缆的机械强度、防化学腐蚀、防潮、防水浸人、阻止电缆燃烧等能力。根据对电缆的不同要求利用挤塑机直接挤包塑料护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额定电压450V/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 (及其他材料) 绝缘、护套电线电缆的选用要求。
本标准试用于线缆设计时的材料选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2681-19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
GB 4943-2001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eqv IEC 60950:1999)
GB 5023.1~5023.7-1997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idt IEC 227-1:1993)
GB 7947-1997 导体的颜色或数字标识(idt IEC 446:1989)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氧指数
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试样在氧、氮混合气体流中,维持稳定燃烧所需要的氧含量,是评价材料燃烧性能的一种方法。
2 电线电缆的基本特性
2.1 电性能
导电性能:导电线芯的电阻(导线的直流电阻)、载流量。
电绝缘性能:绝缘电阻、耐电压特性等。
2.2 力学特性
指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弹性、柔软性、耐振动性、耐磨性以及耐冲击性等。
2.3 热性能
指产品的耐热等级、工作温度、电缆的发热和散热特性、载流短路和过载能力、合成材料的热变形和耐热冲击性、材料的热膨胀性及浸渍或涂层材料的滴落性能等。
2.4 腐蚀和耐气候性能
指耐电化腐蚀、耐生物和细菌侵蚀、耐化学药品(油、酸、碱、化学溶剂等)侵蚀、耐盐雾、耐日光、耐寒、防霉及防潮性能等。
2.5 老化性能
指在机械(力)应力、电应力、热应力以及其他各种外加因素的作用下,或外界气候条件下,产品及其组成材料保持其原有性能的能力。
2.6 其他性能
包括材料的特性(如金属材料的硬度、蠕变、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以及产品的某些特殊使用特性(如阻燃等)。
3 电线电缆的选用
3.1电线电缆选用的要求
3.1.1 选择时应充分了解电线电缆的品种规格、结构与性能特点,以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有耐高温的、有耐寒的、有不同柔软度的,还有具有屏蔽性能的,必须根据使用条件合理地选择。
3.1.2 电线电缆的选择还应与连接器的使用、整机合理布线设计结合起来考虑,在电线电缆线路布线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各种外来的破坏与干扰的因素(机械、热、雷、电等因素)或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于敷设中的距离、位差、固定的方式和间距,接头连接器的形式和性能、配置方式、与其他线路设备的配合等等,都必须认真周密研究,正确地设计,以保证电线电缆的可靠使用。
3.2 电线电缆的选择要素
选取线缆时必须根据线缆的性能和使用条件,确定线缆的要素,按要素来选用线缆。一般用途电缆,必须考虑表1所列的要素。
表1 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的要素
序号 |
要素名称 |
说明 |
举例 |
1 |
电缆颜色 |
黑、黄绿等 |
黑 |
2 |
承受电流(载流量) |
A |
15A |
3 |
导体截面或线规 |
25 mm2、24AWG等 |
14AWG |
4 |
耐压水平 |
1000V |
600V |
5 |
环境工作温度 |
℃ |
105℃ |
6 |
类型 |
BVR、UL等 |
UL1015 |
7 |
导体直流电阻 |
Ω/Km |
9.46 |
8 |
阻燃要求 |
氧指数 |
28 |
9 |
安规认证 |
如:UL |
UL |
10 |
附加说明 |
双层护套、多芯等等 |
|
3.3[1] 电线电缆几个主要要素选择要求
3.3.1 电线电缆颜色的选用要求
3.3.1.1 机柜内电线电缆选用要求
除工程或外接用(从机器内接往外部设备)导线外,所有产品内部导线只使用黑色和黄绿色两种颜色,其中可用黑色加彩色热缩套管或者根据产品使用增加标签标识等表示安装要求,黄绿色线只用于接保护地,其用法如表2所示。对于六芯电源线等在不同的信号间有短接关系的线缆组件,彩色热缩套管的选用请按照主要信号要求来选择,与短接线无关。
表2 机柜内部导线套彩色套管用法
信号 |
导线 |
套管颜色 |
信号 |
导线 |
套管颜色 |
+5V |
黑 |
红 |
+12V |
黑 |
红 |
-5V |
黑 |
蓝 |
-12V |
黑 |
蓝 |
-48V(-48VIN) |
黑 |
蓝 |
-48V地(-48VGND) |
黑 |
黑 |
保护地(PE) |
黄/绿 |
黄/绿 |
工作地(GND) |
黑 |
黑 |
注1:根据GB7947-1997 idtIEC446:1989“导体的颜色或数字标识”等标准,保护导体应用黄/绿双色标识。黄/绿双色只用于保护导体的识别,不用作其他目的。故规定保护地采用黄/绿线;
注2:根据GB2681-81标准规定:棕色线用作直流电路的正极,蓝色是用作直流电路的负极。为压缩品种,我们规定取消棕色线,以红色线代,以红色线表示正电位线,以蓝色表示负电位。
注3:标准规定淡蓝色用于标识中性导体或中间导体;在没有中性导体或中间导体的情况下,多芯电缆中的淡蓝色也可用作除保护导体外的其他导体的标识。为压缩品种,我们规定不用淡蓝色线,以黑色线代替,表示接地线。
注4:当难以分辨线缆端头信号或极性时,必须在线缆组件的两端加(彩色)热缩套管进行标识。 |
3.3.1.2 工程或外接线缆选用要求
工程或外接线缆可使用红、蓝、黑、黄绿四种颜色。
a) 电力电缆颜色按国家标准选用
多芯电缆绝缘线芯采用不同颜色标志,应符合下列规定(GB5013.1、GB5023.1):
3芯电缆 黄/绿色、浅蓝色、棕色,或是浅蓝色、黑色、棕色;
4芯电缆 黄/绿色、浅蓝色、黑色、棕色,或是浅蓝色、黑色、棕色、黑色或棕色;
其中颜色红、黄、绿用于主线芯,浅蓝用于中性线。
b) 机柜外布线
直流电路 正极 红色
负极 蓝色
接地(PE) 黑色
单相交流 相线 (L) 红色
中线(N) 蓝色
接地 (PE) 黑线
三相交流 A、B、C相 (L1、L2、L3) 红色(见注)
零线 (N) 蓝色
保护地 (PE) 黄/绿
注: 采用同一颜色红色做相线(保护地用黄绿线,中线、零线用蓝色),必须在电缆两端加颜色标识。颜色标识(如下)
A 相 (L1) 黄色热缩套管
B 相 (L2) 绿色热缩套管
C 相 (L3) 红色热缩套管
3.3.2 电源线的使用规格
电源线的选用按:10平方以下的导线使用RV规格,10平方(含10平方)以上的使用BVRZ和RV-Z规格。
3.3.3 载流量
3.3.3.1 单芯电线载流量
载流量的大小取决于产品允许工作温度,同时与通电的工作制度(如长期连续负荷、变负荷、间断负荷运行等)以及电线电缆的敷设方式、环境条件等有很大的关系。通常所说的载流量表示长期连续负荷运行情况下的允许工作电流,在其他情况下要进行相应的折算。
选用线缆时,应考虑线缆各部分损耗所产生的热量,并不会使电缆温度超过其允许温度。大多数情况下,线缆的传输容量是由它的允许温度确定的。线缆允许温度,主要取决于所用绝缘材料的热老化性能。如线缆的工作温度过高,绝缘材料会加速老化,线缆寿命大大缩短,如在允许温度下运行,电缆能够长期(30年以上)安全工作。表3、表4列出BV、BVR、RV、RVV等型号电缆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允许工作温度:70℃,环境温度:30℃的载流量。)
表3 BV、BVR型单芯电线单根敷设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
导体截面(mm2) |
0.75 |
1.0 |
1.5 |
2.5 |
4 |
6 |
10 |
16 |
25 |
35 |
50 |
70 |
95 |
120 |
150 |
185 |
载流量A |
15 |
18 |
23 |
31 |
42 |
54 |
78 |
105 |
140 |
175 |
225 |
275 |
340 |
365 |
425 |
490 |
注:表3摘自《电线电缆手册》 第1卷 第815 页 表5-2-195 BV、BVR型单芯电缆单根敷设载流量
表4 RV、RVV、RVB型塑料软线和护套单根敷设载流量
导体截面(mm2) |
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A |
0.3 |
0.4 |
0.5 |
0.75 |
1.0 |
1.5 |
2.5 |
4 |
6 |
10 |
16 |
25 |
35 |
50 |
70 |
一芯 |
8 |
10 |
12 |
14 |
17 |
22 |
29 |
40 |
51 |
74 |
100 |
135 |
165 |
215 |
260 |
二芯 |
6 |
8 |
9 |
11 |
13 |
17 |
24 |
— |
— |
— |
— |
— |
— |
— |
— |
三芯 |
4 |
5 |
7 |
8 |
10 |
11 |
18 |
— |
— |
— |
— |
— |
— |
— |
— |
注:表4 摘自《电线电缆手册》第1卷 第815 页 表5-2-196 RV、RVV、RVB、RVS型塑料软线和护套单根敷设载流量。
3.3.3.2 载流量校正系数η
线缆的允许载流量还需要根据布线情况(单根或成束)、重要程度以及实际环境乘以一个校正系数η(η≤1)。
a)环境温度校正系数
表5 环境温度变化时载流量校正系数见表5。
表5 环境温度变化时载流量校正系数η
导体工作温度℃ |
空气环境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65 |
1.35 |
1.29 |
1.22 |
1.15 |
1.08 |
1.0 |
0.91 |
0.82 |
0.72 |
70 |
1.32 |
1.26 |
1.20 |
1.13 |
1.07 |
1.0 |
0.92 |
0.84 |
0.76 |
80 |
1.26 |
1.21 |
1.16 |
1.11 |
1.05 |
1.0 |
0.94 |
0.87 |
0.80 |
90 |
1.22 |
1.18 |
1.13 |
1.09 |
1.04 |
1.0 |
0.95 |
0.90 |
0.84 |
105 |
1.15 |
1.13 |
1.10 |
1.06 |
1.03 |
1.0 |
0.97 |
0.93 |
0.89 |
注1:表5 摘自《电线电缆手册》 第1卷 第817 页 表5-2-203
注2:环境温度指当地月平均温度。
2) 电线多根并列敷设时的载流量校正系数
并列敷设时的载流量校正系数见表6
表6 并列敷设时的载流量校正系数
中心距 |
根数及排列方式 |
1根
单根 |
2根
水平
排列 |
3根
水平
排列 |
4根
水平
排列 |
5根
水平
排列 |
4根
二排正方形排列 |
6根
二排方长形排列 |
S=d |
1.0 |
0.9 |
0.85 |
0.82 |
0.80 |
0.80 |
0.75 |
S=2d |
1.0 |
1.0 |
0.98 |
0.95 |
0.90 |
0.90 |
0.90 |
S=3d |
1.0 |
1.0 |
1.0 |
0.98 |
0.96 |
1.0 |
0.96 |
注:表6摘自《电线电缆手册》 第1卷 第817页 表5-2-204
根据GB 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3.2.5电源软线,连到交流电网电源上的电源软线,其导线截面积应不小于表7的规定值。
表 7 导线的额定电流与规格
额定电流(A) |
最小导线尺寸 |
标称截面积 mm2 |
AWG或kcmil[截面积mm2] (见注) |
≤6
>6~≤10
>10~≤13
>13~≤16
>16~≤25
>25~≤32
>32~≤40
>40~≤63
>63~≤80
>80~≤100
>100~≤125
>125~≤160
>160~≤190
>190~≤230
>230~≤260
>260~≤300
>300~≤340
>340~≤400
>400~≤460 |
0.751)
(0.75)2) 1.00
(1.0)3) 1.25
(1.0)3)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300 |
18 [0.8]
16 [1.3]
16 1.3]
14 [2]
12 [3]
10 [5]
8 [8]
6 [13]
4 [21]
2 [33]
1 [42]
0 [53]
000 [85]
0000 [107]
250kcmil[126]
300kcmil[152]
400 kcmil[202]
500 kcmil[253]
600 kcmil[304] |
注1:对额定电流小于3A,如果软线的长度不超过2m,允许标称截面积为 0.5 mm2。
注2:如果软线的长度不超过2m,则括号中的数值适用于装有符合GB17465(C13、C15、C15AT C17型)规定的额定值为10A的连接器的可拆卸电源软线。
注3:如果软线的长度不超过2m,则括号中的数值适用于装有符合GB17465(C19、C21和C23型)规定的额定值为16A的连接器的可拆卸电源软线。
注4:所提供的AWG和Kciml尺寸仅供参考,括号中的相关截面积仅给出经圆整的有效数。AWG是美国线规,术语“Kciml”系指圆密耳。1个圆密耳等于直径为1密耳的圆面积。 |
3.3.4 线缆的机械及耐环境特性
3.3.4.1 使用环境温度
橡塑护套线缆的机械及耐环境特性如表8所示,供线缆选型时参考。附录A是我国平均气温情况一览表。
表8 常用橡塑护套线缆特性一览表
特性 |
名称 |
橡皮护套 |
聚氯乙烯护套 |
聚乙烯护 套 |
聚酰胺护 套 |
聚四氟乙烯护 套 |
一般 |
氯丁 |
|
|
|
柔软 |
硬质 |
机械强度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优 |
良 |
优 |
良 |
耐磨性 |
良 |
优 |
优 |
良 |
可 |
可 |
良 |
良 |
优 |
良 |
柔软性 |
优 |
优 |
良 |
优 |
优 |
优 |
差 |
优 |
可 |
良 |
弹性 |
优 |
优 |
优 |
良 |
良 |
良 |
差 |
良 |
可 |
可 |
耐寒性 |
良 |
良 |
良 |
可 |
优 |
优 |
差 |
优 |
可 |
优 |
耐热性 |
良 |
良 |
优 |
良 |
可 |
可 |
良 |
良 |
良 |
优 |
阻燃性 |
差 |
优 |
良 |
优 |
良 |
良 |
优 |
差 |
良 |
优 |
耐药性 |
良 |
良 |
优 |
良 |
良 |
良 |
良 |
优 |
优 |
优 |
耐油性 |
差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优 |
优 |
透过性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良 |
优 |
可 |
优 |
耐气候性 |
可 |
优 |
优 |
良 |
良 |
良 |
良 |
可 |
可 |
优 |
防生物性 |
可 |
可 |
可 |
差 |
差 |
差 |
优 |
差 |
良 |
可 |
注1:橡塑护套性能与材料配方及加工工艺密切相关,每一性能又可能有许具体项目,此表仅可作为一般参考。有关橡胶和塑料的复合物或二元及二元以上的共聚物,在某些性能上有较大的提高,但作为电缆护套应用还比较少,未予列入。
注2:摘自《电线电缆手册》卷 第1046页。 |
目前国内有一些较好温度特性的电缆,如:
a)橡胶绝缘类电缆:
野外用橡皮绝缘电缆 WYJHDP 线芯长期工作温度不超过-45~50℃。
野外用移动式橡皮绝缘电缆 WYJHQ 使用环境为-45~50℃。线芯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不超过65℃。
野外用橡皮绝缘耐寒电缆 YHD 使用环境为-50~50℃。线芯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不超过65℃。
b)氟塑料绝缘类电缆:
氟-46绝缘安装线AF-200 使用环境为-60~200℃。
铜芯户外进户聚氯乙烯绝缘电线BVW(NC-BV),敷设温度不低于-20℃。
镀银铜芯聚四氟乙烯绝缘电线电缆FF4-2 、FF4H3-2等 用于固定敷衍设,使用额定电压为600V;额定温度为200℃;使用环境为-65℃。
镀银铜芯聚全氟乙丙烯绝缘电线电缆 如FF46-2、FF46P21H6-2等,使用额定电压为600V;额定温度为200℃;使用环境为-65℃。
c)聚乙烯类电缆
聚乙烯绝缘同轴射频电缆如SYV-75-1.5-1、SYV-75-2.5等使用温度-40~+65℃;额定电压为300V;安装敷设温度不低于-15℃。
聚乙烯绝缘及屏蔽电线 BV、BYR、BYR、BYP、BYVP(固定敷设使用)RY、RVP、RYVP(可移动使用)可在相对湿度为98%以下,使用温度为-40~+60℃。
d)聚氯乙烯类电缆
电信设备聚氯乙烯绝缘屏蔽安装电缆AVP-1、AVP-3 用于电信设备间的连接,使用环境温度为-40~70℃,安装温度不低于-15℃。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和护套电力电缆 VV 、VCY 工作温度为-40℃, 允许工作温度为70℃,电缆敷设时环境温度应不低于0℃。
3.3.4.2 线缆敷设环境低温要求
线缆敷设环境低温要求如表9所示。
表9 各种类型线缆的敷设温度
电缆类型 |
线缆结构 |
允许敷设温度(≥℃) |
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 |
充油电缆 |
-10 |
其他油纸电缆 |
0 |
橡胶绝缘电力电缆 |
橡胶或聚氯乙烯护套 |
-15 |
裸铅套 |
-20 |
铅护套钢带铠装 |
-7 |
塑料绝缘电力电缆 |
|
0 |
控制电缆 |
耐寒护套 |
-20 |
橡胶绝缘聚氯乙烯护套 |
-15 |
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 |
-10 |
3.3.5 阻燃性
线缆的阻燃性,国家标准GB 5023.1~5023.7-1997(idt IEC 227-1:1993)已作了明确的规定,使用聚氯乙烯护套材料本身具有阻燃性,如选聚氯乙烯护套材料的线缆就符合这个要求,一般不必作更高的要求。
3.4 电气装备用电线常用绝缘品种及使用场合
3.4.1 常用电线绝缘品种
常用电线绝缘品种见表10。
表10 常用电线绝缘品种
型号 |
产品名称 |
BV |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 |
BVR |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线 |
RV |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线 |
AVR |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安装软电线 |
AVR-105 |
铜芯耐热105℃聚氯乙烯绝缘安装软电线 |
UL1015 |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 |
AF-200 |
氟-46绝缘安装线 |
注: 型号中字母代表意义:
固定敷设用电缆(电线) B
连接用软电缆(软线) R
扁形(平型) B
双绞型 S
屏蔽型 P
软结构 R
绝缘聚氯乙烯 V
护套聚氯乙烯 V
阻燃聚乙烯 VZ
3.4.2 常用电线的使用场合
AVR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安装软电线,用于仪器仪表、电子设备等内部用软接线。R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连接软电线的特征是柔软、易弯曲、外径小、重量轻,易于布线,主要用于中轻型移动电器、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动力照明等使用时要求柔软的场合。B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比较硬,用于固定敷设用,BV与RV的区别在于芯线的粗细不同,BV芯线粗,电缆硬,机内布线较困难,机外布线没问题,而且好成形, 成本低。BVR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线,属半硬,用于固定敷设时,要求敷设在柔软的场合。
对于高温场合,应采用高温线,如AF-200高温导线,耐温200℃,但十分昂贵,应尽可能少用。即使用,也要根据实际环境温度选用。尽量使用可以满足要求的耐温在80℃、90℃、105℃的导线。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的电线电缆,要求在允许的环境温度和最小敷设的弯曲半径下安装时,电线电缆的绝缘层和护套层不开裂,并且在低温条件下长期运行时不受弯曲预应力作用或分子结构力的作用而开裂。对于移动或半移动使用的电线电缆,则要求在低温下能承受多次以较小的弯曲半径弯曲时的机械应力, 而绝缘层和护套层不被破坏,即要求线缆的绝缘和护套在低温条件下仍能保持一定的柔软性和弹性。对于有防电磁干扰要求的场合,还应采用屏蔽电线。
我国各地平均气温情况
表A.1 我国各地平均气温情况 ℃
地区 |
年平均气温 |
1月份平均气温 |
7月份平均气温 |
北京 |
10~12 |
-7~-4 |
25~27 |
天津 |
13 |
-6~-4 |
25~27 |
河北 |
0~14 |
-14~-2 |
17.5~27 |
山西 |
4~14 |
-16~-2 |
19~28 |
内蒙 |
-1~10 |
-23~—-10 |
17~28 |
辽宁 |
6-11 |
-18~--5 |
16~24 |
吉林 |
-3~7 |
-20~-5 |
16~24 |
黑龙江 |
-2~3 |
-31~-15 |
18-27 |
上海 |
15.7 |
3 |
27 |
江苏 |
13~16 |
-2~4 |
26~30 |
浙江 |
13~19 |
2~8 |
27~30 |
安徽 |
14~17 |
皖北-1~2皖南0~3 |
27~28 |
福建 |
17~22 |
沿海10~13山区6--8 |
26~29 |
江西 |
16~20 |
3~9 |
27~31 |
山东 |
11~14 |
-5~1 |
24~28 |
河南 |
13~15 |
颖河、沙河以南0~2
颖河、沙河以北-2~0 |
27~28 |
湖北 |
13~18 |
1~6 |
24~30 |
湖南 |
15~18.5 |
3~8 |
27~30 |
广东 |
19 |
8~21 |
27~29 |
广西 |
17~23 |
6~16 |
25~29 |
海南 |
22~27 |
16~21 |
26~29 |
重庆 |
13~18 |
1~8 |
21~29(43.8) |
四川 |
16~18(西部6~12) |
|
|
贵州 |
10~20 |
1~10 |
17~28 |
云南 |
13~20 |
8~17北-4 |
11~29 |
西藏 |
藏北0拉萨10~15 |
|
藏北不超过10藏东北10藏南15~20 |
新疆 |
北-4~9南7~14 |
北-20南-10 |
北20南25 |
陕西 |
9~16北7~12关中2~14南部14~16 |
-11~3.5 |
21~28 |
甘肃 |
4~14 |
-14~3 |
11~27 |
宁夏 |
5~10 |
-10~-7 |
17~24 |
青海 |
-5~8 |
-8.2~-7 |
5~21 |
台湾 |
22 |
15 |
28 |